会员登录

  • 个人登录
  • 企业登录
  • 院校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登 录 立即注册立即注册立即注册

为应届生/求职者提供更多职业选择

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资源

为各大院校提供学生就业的渠道

院校简介

 山东协和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校,也是山东财政支持的本科“特色名校”建设单位。创建于1993年,坐落于山东省省会——“泉城”济南。校园占地1480亩,建筑面积41.7万平方米。

    学校设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部(思政部)等10个二级院(部)。开设普通本科专业17个,高等教育自考本科专业16个,普通专科专业39个,形成了工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一、地理环境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教育资源

山东,古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风光秀丽,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是我国的经济文化大省。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省国民生产总值(GDP)达4.54万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省份前三位。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孔孟之邦、礼仪之乡。

济南是山东省会、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工业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济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4600余年的建城史,有“天下泉城”、“世界泉水之都”美誉,有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等名胜;是象征中华文明起源的龙山文化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软件名城。济南地处南北东西交通枢纽,登泰山、上京津、游青岛、访孔府,皆可实现1-3小时之内抵达。

省会济南是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所在地,蕴含丰厚的办学优质资源。便于学校利用这一优势,获得信息咨询、开拓交流渠道、争取上级支持,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济南拥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知名高校,便于学校利用这一地缘优势,聘请从知名高校退休的专家教授学者来校工作,引进和聘用知名高校高水平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习吸收知名高校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济南是全省新文化传播的首选之地,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汇融合的广阔平台,其厚重的文化积淀、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便于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实践育人,使学生在文化环境中受到感染熏陶,提高全面素质。山东协和学院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实现了内涵建设的跨越发展。

二、指导思想清晰,形成鲜明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做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服务,在回报社会中育人,在服务社会中发展;确立“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规范办学、开放办学”的办学宗旨,实施“质量立校、专家治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凝练“明道致远,德和崇文”的校训,“诚信、奉献、求真、务实”的校风,“勤学、善思、笃行、创新”的学风,形成“和合”向上的校园文化。

办学定位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高等院校。办学层次定位: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以技能型高职教育为辅,积极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定位:以工学为主体,以医学为特色,工、医、管、文、教育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互为支撑、协调发展。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济南,面向山东,辐射全国,服务基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办学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觉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民办高校发展规律,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质量为关键,以就业为目的,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育教学改革为着力点,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投入为支撑,以管理为保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办学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条件完善,教学改革领先,教学质量高,学科专业优势突出,以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居于全省民办高校领先地位,跨入全国民办高校先进行列,在省内有较高声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民办大学。

办学优势与特色坚持诚信办学,开展社会服务,树立良好社会信誉;坚持开放办学,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坚持质量立校,遵循“两个规律”,取得丰硕教学成果;坚持专家治校,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构筑“宝塔型”体;坚持人才强校,建设“三支队伍”,凝聚高素质人才;坚持特色兴校,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学科专业优势;坚持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素质教育,推行“和合”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三、办学条件完善,具备本科教育现代化基础设施

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校舍建筑面积41.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多元,多媒体和语音室座位66个,教学用计算机3623台;图书馆纸质图书155万余册,电子图书26TB,各类期刊3519种,有图书资料管理自动化系统和功能齐全的电子阅览室,是“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字书馆示范单位”。实验室、体育场馆、学生公寓和食堂等教学科研生活设施齐全。

学校建有工程训练中心、机电实验中心、建筑工程实验实训中心、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经管实验实训中心、医护实验实训中心、学前教育实验实训中心和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等8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258个实验室。医护实验实训中心是中央财政支持、山东省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也是校级重点建设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为山东省企业实训基地,有单件价值10万以上仪器设备173台(件),其中,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数控激光切割机等每台价值都在百万元以上。建筑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拥有价值110余万元的千吨级电液伺服压剪试验机。经管实验实训中心建有高仿真的会计、旅游、物流等实验实训室。

四、师资力量雄厚,聚集大批教学科研管理专家学者

学校坚持以师资队伍为发展关键、管理队伍为发展基础,走人才强校之路,实施名师化、双师化、硕士化“三化”人才工程。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学和管理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386人,其中专任教师81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86人,占37.2%;博士、硕士391人,占45.0%。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3人,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3人,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5人,省科技进步奖获得者3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管理先进集体1个,省级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人。

学校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均是山东省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知名专家,其中6人曾担任知名高校的校级领导。院长盛振文教授是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五、学科设置合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

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工学等主体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医学等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建设,扶持建成时间较短、基础较弱的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植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争取创建新兴学科专业。

学校坚持学科建设考核评估制度,适时增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学科新专业,调整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学科和专业,使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以医学为特色,工学、教育学、医学、管理学、文学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体系和资源配置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发展格局。

目前,学校拥有17个本科专业、16个高等教育自考本科专业,39个专科(高职)专业。有省级特色专业3个,校级特色专业8个。根据就业跟踪调查反馈的信息,我校专业均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绝大多数专业就业率达到93%以上,有些专业甚至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

六、坚持质量立校,取得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2005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卫生部高等专科教育评估,成为山东省第一所通过两部委评估的高职院校;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顺利通过了全国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考察,实现了由专科向本科院校的历史性跨越。

建成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3门,省级特色专业4个,校级精品课程34门;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主持承担省级教学改革立项项目10项,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主持承担省、厅级科研课题109项,获得省、厅级科研成果奖52项,其中一等奖4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荣获中国解剖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被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为先导,在行业、企业的参与支持下,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为依据,从调研结果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构建注重理论教学、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走产学结合之路,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先后与海信集团、海尔集团、联想集团、中国重汽集团、青岛澳柯玛、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104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订单式培养,打造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直通车”。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学金4117人;涌现省市级优秀学生(学生干部)97人,先进班集体11个,优秀毕业生728人。学生在国家级技能或科技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在省级技能或科技大赛中,获得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1项。

七、真诚服务学生,努力培植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学校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建立了涵盖就业研究、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创业培训、跟踪服务等“五大模块”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实施了具有协和特色的“1-6-1”就业工程。

前面的“1”是指实施就业第一责任人制度。院长为学校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直接抓,负总责;二级学院院长为本学院就业第一责任人,亲自跑、靠上抓;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考核二级学院的重要指标之一。

“6”是指“六个结合”。

一是工学结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抓好教学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室建设和使用,积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坚持开放式办学,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保证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技能。

二是双证结合。指学生毕业时既要拿到毕业证书,又要拿到至少1个职业资格证书。我校是山东省职业技能人才鉴定基地、OSTA考试中心、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指定助学单位、中国人文医师协会山东省授权考试站,目前开设56个工种的职业资格培训及鉴定,对鉴定合格的学生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结合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是学用结合。第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灵活设置专业,调整专业结构,使学生的所学专业与就业行业高度吻合;第二,不断根据岗位需求和行业标准调整教学内容;第三,请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参与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活动的实施;第四,实现课堂环境与企业、行业环境的一致。

四是“推”“请”结合。即把学生推向社会就业舞台,把用人单位请进学校。学校通过人才交流大会、网上招聘、毕业生双选会等方式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邀请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贤纳才,为毕业生就业铺设绿色通道。

五是校院结合。指学校与医院结合,主要针对医护类专业学生。学校与医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请医院专家来校参与教学,组织学校教师到医院实践锻炼,学校与医院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医院为学生提供临床见习实习场所和就业机会。

六是校企结合。指学校与企业结合,主要针对非医护类学生。每个二级学院、每个专业都有相对稳定的合作企业或行业,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学校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内容确定和教学活动,学校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和人力支持,行业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就业机会。

后面的“1”是指学校形成1套完整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包括有稳定的就业指导服务队伍、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制度、规范的就业推荐体系、科学的就业跟踪服务机制。

最后的“1”,指学校对学生就业服务一辈子。一次就不了业,学校再推荐;二次就不了业,学校继续推荐;三次就不了业,学校负责毕业生免费参加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再掌握一门技能,拓展再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做到,只要进了协和学院,就能保证能找到工作,实现就业。

近3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满意率为98%以上。到解放军总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大医院和海信集团、海尔集团、联想集团、中国重汽集团、青岛澳柯玛、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实习的学生,实习结束即被这些单位录用。有些学生在实习期间就拿到月工资1600多元,有的刚参加工作,月工资即达到4600多元。许多学生很快成为业务骨干。

八、文化氛围浓厚,造就以文化人的优良环境

学校重视文化育人,以培育高素质优秀人才为目的,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建设并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协和校园文化。

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开展“育人工程”,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设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合理规划校园整体布局,启动“学院人文景观建设工程”,在校园布置名人雕像、艺术雕塑、格言警句,搞好道路文化、教室文化、寝室文化的设计,培植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搞好校园绿化建设,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树成荫,形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大力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建设了学工在线、灯塔——大学生思政教育网、乡村医生培训网等特色鲜明的主题网站,充分发挥舆论阵地作用。落实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管理机制,完善安全防控体系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安全责任制。学校被济南市评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建设知行合一的行为文化。精心组织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定期举办系列学术论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文艺晚会、运动会、篮球联赛等文体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全省和全国性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提高创新能力的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成立了文学社、艺术团、英语俱乐部、摄影协会等72个学生社团组织,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占80%以上。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制定山东协和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考核办法》《学生文明公约》《礼仪规范》,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培养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

九、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经常举办学术讲座。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教授,全国著名教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陆有铨教授,山东建筑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王崇杰教授,山东政法学院院长、法学专家李玉福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高英茂教授,国家教学名师、济南大学魏琴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山东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体勤教授等多名专家、学者先后到学校讲学,提升了学校的学术水平。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外高等院校建立了姊妹院校关系,开展了包括合作办学、学者互访、合作科研以及资料互换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与教育交流,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局面。

十、恪守诚信办学,赢得广泛社会声誉

学校把诚信办学当作建校之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强校之魂,真诚服务师生、真诚服务社会,坚持诚信招生,不作虚假宣传、不作虚假承诺,保持民办教育的良好声誉。2007年,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工作会议上,学校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唯一代表作“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规范办学”经验交流。

学校真诚为学生排忧解难。建立健全了“优、贷、奖、助、补”以及社会资助并举的资助体系,设立了“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可以先注册报到,再通过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问题。学校设有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可自由申请;设有贫困学生资助基金,先后为9000多名贫困生减免了学费;学校从开始举办至今,坚持为学生免费提供开水和洗澡,目前,该项每年投入300多万元;学校领导与特困生结对子,定向给予补助。

学校坚持在回报社会中育人,在服务社会中发展。成为全国首家开展“万名乡村医生免费培训计划”的高校,自2005年开始连续9年举办100期,为全省免费培训乡村医生20000余人。这一惠民善举,得到国家卫生部和山东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等媒体报道。学校与齐鲁晚报连续7年联合举办“助考生一‘笔’之力”大型公益活动,为全省高考学子免费提供放心文具240万套。

学校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肯定,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被中华职业教育社授予“黄炎培优秀学校奖”、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被山东省民政厅评为山东省“5A”级学校,还先后荣获“全国诚信建设先进院校”“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等称号。被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教育评为“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连续6年被山东省民政厅评为“优秀民办非企业单位”。被中国教育协会和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会评为“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 被中国国际教育家协会评为“最具影响力中国10佳职业院校”,被山东省民办教育协会评为“山东省民办教育30佳品牌单位”。被高层科研机构评为全国民办高校2010年度综合实力前10强第4名、专科层次第1名。学校党建工作经验在全国第18、21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介绍,学校党委被评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在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学校进入全国同类院校百强中的前10强;在中国医科类大学排行榜中,学校位居全国同类院校第1名。


专业设置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必需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又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的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研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知识和能力要求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基础、计算机技术等基础知识;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工程制图、设计计算、实验分析、测试分析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3)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较系统地掌握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及其控制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4)能正确把握本专业的科学体系,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
    1.课内实验主要有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液压与气压传动等实验。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指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数控加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3. 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主要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第二课堂、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如社会参观、社会调查、科技竞赛等。
 

自动化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必需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和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等自动化领域较为宽泛的学科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系统掌握和具备自动检测技术、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够在制造行业、工业生产过程、电子仪器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与维护、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学习一定的心理和体育、军事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知识结构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检索资料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
    (3)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过程检测及仪表、过程控制、运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PLC控制技术、供配电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业网络技术等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新产品开发和“二次创新”的技术路线和基本方法,并能在科学研究及工业生产中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3.能力要求
    (1)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学生应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管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工矿企业、交通、道路、商业及建筑等行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等工作; 
    (2)具有实践工作能力:通过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校内专业实习、参加校外实习基地的生产劳动,专业技能课外竞赛、科技制作和设计大赛等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操作及维护的能力。
    (3)具有从事自动化专业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能力:通过实践和社会调查,具有分析、思考、判断、总结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4)具有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开设思政课、人文社科类课程和第二课堂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主动地、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环境。
    (5)具有创新能力:通过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增设科研专题及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思路开阔,具有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测量及仪表、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
    1.课内实验有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检测及仪表、过程控制系统及运动控制系统实验等。实验中包括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指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工程训练、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
    3.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主要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第二课堂、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如社会调查、科技竞赛等。
 

护理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必需的医学基础理论、预防保健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系统掌握新医学模式所需要的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病人身心健康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及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能够在医院、社区等护理领域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等工作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二)知识和能力要求
    1.掌握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
    2.系统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掌握护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临床、社区等护理领域中常见病、多发病实施整体护理;
    4.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了解护理学的学科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7.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
    1.课内实验:有基础医学实验(如:升压药物的作用机理、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等)、基础护理实验(如:静脉输液、各种注射法等)、临床护理实验(如:外科手术器械的使用、重症监护仪的应用等)。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指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健康评估见习、护理学基础见习、内外科护理学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教育等。
    3.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主要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第二课堂、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技能大赛、知识竞赛等。

 

土木工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素养,掌握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综合技术应用所必备的较为宽泛的学科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建筑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
    (2)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能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遵纪守法,敬业爱岗,情操高尚,行为规范;
    (5)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卫生习惯。
    2.知识和能力要求
    (1)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具备必要的哲学、方法论、经济和法律知识;
    (2)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3)掌握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和工程制图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原理与设计、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土木工程施工、施工组织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工程测量、工程检测、结构试验及试验仪器的基本使用技能,了解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内容,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了解土木工程各主干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4)具有运用专业知识从事工程结构的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四年、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建筑钢结构设计、砌体结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学、基础工程、地基处理。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
    1.课内实验有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结构试验、土工实验、土木工程检测与加固实验等。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指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课程专项训练(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毕业教育等。
    3.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主要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或社会服务活动等)、社会公益劳动、第二课堂(知识竞赛、知识讲座等)、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如结构设计大赛、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
 

旅游管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必需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又系统掌握现代管理学基本原理,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旅游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点)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事业单位或旅游企业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情操)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学习一定的心理和体育、军事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知识和能力要求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基本原理,具有定性和定量分析、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能力;
    (2)掌握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景区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规划、开发、预定、销售各种旅游产品的能力;
    (3)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旅游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
    (4)具备良好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计算机应用能力;
    (5)熟悉旅游过程中突发疾病的预防与急救知识,具备一定的急救能力;熟悉营养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指导消费者选餐、配餐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基础会计、市场营销学、旅游学概论、现代饭店管理、经济法、旅游资源与开发。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
    1.课内实验
    主要有模拟导游(如:课堂模拟导游、校外模拟情景、地陪服务程序、全陪服务程序的具体操作流程等)、餐饮服务实验(如:托盘、餐巾折花、铺台布、中餐摆台、西餐摆台、斟酒服务等)、客房服务实验(如:客房预订、接待问询服务、客房日常清扫整理、铺床、客房安全事故处理、顾客投诉处理等)、旅游规划实验(如:旅游资源调查、景区规划等)、会展实验(如:户外节事管理、布展、招商等)。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指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课程专项训练、行业调查、业务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教育等。
    3.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
    主要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第二课堂、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如社会调查、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线路设计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必需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又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具有分析、解决本领域问题的能力,具有计算机应用研究和设计开发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等工作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情操)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学习一定的心理和体育、军事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知识和能力要求: 
    (1)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有维修、维护计算机软硬件的能力;
    (2)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领域的发展动态,具备自学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勇气;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Linux操作系统、计算机专业英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译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
    1.课内实验是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与理论课教学配合设置的实验,课内实验包括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等。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指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课程设计等课程专项训练(设计)、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毕业教育等。
    3.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主要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第二课堂(如参观博物馆、济南战役纪念馆、演讲比赛、各类文艺、体育竞赛等)、社会调查、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如网页制作竞赛、办公自动化竞赛、网络搭建竞赛、程序设计竞赛、课件竞赛、游戏竞赛、机器人竞赛、电子制作等)。
 

电子信息工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必需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又系统掌握本专业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电子信息领域内宽泛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能在电子、通信、计算机等领域中从事设计、开发、运行、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技术服务等工作;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学习一定的心理和体育、军事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知识能力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检索资料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电工及电子技术、信息及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技术基础理论。
    (3)知识应用能力:通过开设专业课程,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在科学研究或实际工程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组织产品生产及新产品开发。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具有技术操作知识: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课外的科技竞赛、第二课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了解工艺流程,学习专业生产知识,掌握生产设备操作知识,具有分析、管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备在计算机、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软件、等领域的研发能力及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管理与组织能力。
    (6)具有从事电子信息专业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能力:通过实践和社会调查,具有分析、思考、学习、判断和总结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7)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及实践教学体系,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增设科研专题等设计性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具有比较开阔的思路、较强的创新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原理、电力电子技术、信息理论与编码、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电子工程设计与实践、射频技术、EDA技术、DSP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网路信息安全、EMC技术、集成电路设计。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
    1.课内实验:有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通信原理、电子工程设计与实践、EDA技术、DSP原理及应用。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指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工程训练、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电子综合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具体见附表4。
    3.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主要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第二课堂、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如社会参观、社会调查。科技竞赛等。
 

会计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必需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又系统掌握现代管理学基本原理、会计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能力,能够在中小企业、连锁经营企业胜任会计相关工作,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知识和能力要求
    (1)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2)熟悉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4)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5)掌握企事业单位各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核算方法,尤其熟悉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核算方法;
    (6)具备熟练操作财务软件和账务处理流程的能力;
    (7)具备良好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计算机应用能力;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学Ⅰ-Ⅱ、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行业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税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财务软件应用、EXCEL会计实务、ERP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财务管理、审计学、税法等。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
    1.课内实验
    主要有基础会计实验、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税务会计实验、财务软件应用实验、EXCEL会计实务实验、计算机财务管理实验、ERP原理与应用实验。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指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课程专项训练、行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教育等。
    3.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
    主要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第二课堂、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如社会调查、财会专业技能大赛、会计信息化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
 

学前教育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扎实的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又掌握儿童保健、儿童护理、儿童心理和早期亲子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掌握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知识,具有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和基础的应用研究能力,能够在幼儿园、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亲子园等儿童教育机构从事教学、保育、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知识和能力要求
    (1)具备系统扎实的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实际需要,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
    (2)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最新动向,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得到心理学理论、学前教育理论与婴幼儿教学技能技巧的基础训练,具备运用教育基础理论与心理学理论、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技能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的良好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4)掌握儿童保健、儿童护理、儿童心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开展儿童保健、护理的初步能力;掌握早期亲子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实施早期亲子教育活动。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运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能力;
    (6)掌握资料查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教育、学前教育及相关专业信息的能力,具备撰写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学术论文、参与教育研究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幼儿园经营与管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幼儿玩具设计与制作、现代教育技术、声乐、舞蹈、美术。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第二课堂、微格教学、毕业论文。
    1.课内实验有幼儿发展测量与评价实验系列、幼儿行为观察实验系列、幼儿语言发展实验系统等。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指入学教育与军训、生产劳动、社会公益活动、课程专项训练、微格教学、幼儿园见习、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教育等。
    3.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主要指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如社会参观、教育调查、社会调查、科技竞赛等。
 

英语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特别是商务贸易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经、外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知识和能力要求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3)能熟练地应用经贸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国际贸易或其他涉外企业事业的管理和实务工作的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6)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实际应用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法、口译、笔译、语言学导论、英美文学、学术论文写作、英美概况、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学、商务谈判、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商务礼仪。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
    1.课内实验有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汉互译等。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指入学教育与军训、生产劳动、社会公益活动、课程专项训练(设计)、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教育等。
    3.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主要指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如教育实习、英语角、科技英语竞赛等。
 

工程造价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土木工程技术、经济学、管理学及建设法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方法和手段,具备编制工程定额、工程估价(概预算)文件、投资与造价分析文件、投资与造价计划文件及控制工程投资与造价基本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管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知识和能力要求
    (1)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具备必要的哲学、方法论、经济和法律知识;
    (2)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3)掌握工程项目投资分析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方法;
    (4)了解有关建筑经济的基本原理、管理学、经济学、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熟悉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建筑工程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6)了解国内外工程造价学科的发展动态,熟悉国际工程造价计价的基本方法;
    (7)具有从事工程项目过程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计量、审计等方面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工程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建设法规、工程定额原理、建筑工程估价、装饰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
    1.课内实验有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结构试验、土工实验、土木工程检测与加固实验、PKPM及工程造价模拟实验等。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指入学教育与军训、生产劳动、社会公益活动、课程专项训练(设计)、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毕业教育等。
    3.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主要指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如社会参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科技竞赛、知识讲座等。
 

 

机械电子工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现代制造业需要的,具备机械、电子、控制、信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机械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毕业后可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开发、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营销、机电行业的科研及教学工作,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接受机械电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服务以及性能测试与仿真、运行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1.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
    (2)熟悉本行业的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学习一定的心理和体育、军事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知识和能力要求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正确把握本专业的科学体系,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工程制图、设计计算、实验测试分析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3)具有对机电工程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建模、论证优化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技术信息的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设计制造机电一体化产品与系统的能力;
    (5)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及创新意识,具有制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设置: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路原理、模拟及数字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等。
    五、实践环节
    1.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模拟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验、数控加工实训、机器人运用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详见附表4。
    2.主要专业实验有材料力学、电路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模拟及数字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微机原理与应用、电气传动与PLC、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实验。
 

市场营销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为企业推出新产品(或新品牌)、开拓新区域(行业)市场的营销方案进行策划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及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设置:市场营销学、消费行为学、市场调查、销售管理、广告学、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
    五、实践环节
    1.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参加国内外相关专业竞赛和创新教育等。其中课程实习包括现代推销技术训练、市场调查训练、广告设计训练等。
    2.主要专业实验
    包括商务谈判实验、ERP原理与应用实验、营销模拟实验、营销策划实验、市场营销课程设计等。
 

网络工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以及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4.掌握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相关工具,并具有将其应用于网络系统的设计实现、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网络应用开发的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适应学科发展能力;
    6.热爱本专业,注意职业道德修养,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法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8.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有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身体健康。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2.主要课程设置:电工电子学、数字逻辑电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原理、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安全、网络管理、TCP/IP协议分析与应用、Linux操作系统、Windows服务器管理与应用、网络系统集成技术、网络攻击与防护等。
    五、实践环节
    1.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与实训、毕业设计(论文)。
    2.主要专业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网络系统集成技术实验、网络安全实验、网络管理实验、网络应用编程实验、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操作系统实验。
 

物流管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1.素质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接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与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营方面的基本能力。
    2.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4)具有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
    (6)了解国内外供应链系统物流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了解国内外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7)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8)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9)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性实验能力、创业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
    2.主要课程设置: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仓储运输管理、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
    五、实践环节
    1.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参加国内外相关专业竞赛和创新教育等。其中专业实习包括运输专项训练、仓库专项训练、物流行业调查、物流企业业务实习等。
    2.主要专业实验
    包括运输业务管理实验、仓储业务管理实验、供应链系统仿真实验、物流管理综合模拟实验、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等。


毕业生情况

毕业生情况很好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招生办

电  话: 010-62736870

邮  箱: webas2d145r@hebust.edu.cnf

院校网站: http://www.sdxiehe.com/home/list.php?class_id=9032

院校地址: 山东济南市工业北路延长线唐冶新城(新校区)